文化和旅游部 教育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印發
作者: 小月
更新時間: 2021年12月13日 12:12:51
游覽量: 125
簡述:
各省、自治區、直轄市文化和旅游廳(局)、教育廳(教委)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(局),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、教育局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: 為貫徹落實習
各省、自治區、直轄市文化和旅游廳(局)、教育廳(教委)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(局),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、教育局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:
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指示精神,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、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《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》有關工作部署,文化和旅游部、教育部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將在“十四五”期間實施“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研修培訓計劃”。
現將《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研修培訓計劃實施方案(2021—2025)》印發給你們,請結合工作實際,認真組織貫徹落實。
特此通知。
文化和旅游部 教育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
2021年10月9日
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研修培訓計劃實施方案(2021—2025)
自2015年“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”實施以來,完成了“十三五”培訓傳承人群10萬人次的目標任務,形成了較為明確的教學體系、工作規范和管理方式,有效調動了院校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(以下簡稱“非遺”)保護工作,為非遺保護引入了重要力量;擴大了非遺傳承人才隊伍,促進了非遺保護理念的社會傳播;提高了傳統工藝設計制作水平,改善了一批項目保護傳承情況;拓展了非遺保護傳承的手段和方式,推動了一批示范性項目和探索性項目。同時,在振興傳統工藝、促進曲藝傳承發展、助力脫貧攻堅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,社會影響力不斷增強。“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”已經成為非遺保護事業的一項基礎性、戰略性工作。
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》中“健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體系”的工作要求,為提高傳承人研修培訓工作的系統性、規范性、針對性和有效性,2021年至2025年,“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”更名為“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研修培訓計劃”(以下簡稱“研培計劃”),由文化和旅游部、教育部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共同實施。為保障研培計劃有序開展,特制定本方案。
一、總體要求
(一)指導思想
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、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會精神,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、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《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》有關工作部署,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,堅持創造性轉化、創新性發展,堅守中華文化立場、傳承中華文化基因,發揮院校在非遺保護和傳承人才培養中的積極作用,幫助傳承人增進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,堅定文化自信,提高專業技術能力和保護傳承水平。推動院校的非遺相關專業建設和理論研究,提高院校的非遺教育水平和人才培養能力。
(二)工作原則
1.遵循《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》的原則和要求,尊重《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》的理念和精神。
2.尊重傳承人的主體地位,尊重傳承人保護、傳承、發展和再創造的權利。
3.尊重傳統文化和民族習俗,尊重非遺項目的基本文化內涵、傳承脈絡和規律,弘揚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。
4.重視青年人在實現非遺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,注重保持和擴大傳承人隊伍。
5.堅持“用”字引領,將培訓內容、培訓成果同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相結合。
(三)主要目標